最近从德国柏林传来的消息,差点让我以为自己视力出问题。老奔居然准备给新E级搞出个"小巴士"版本?这事儿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,毕竟以前E级一直是正经商务轿车,突然要整这么一出,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我记得12年那会儿刚参与E级底盘测评时,连奔驰内部人都说"E级就是行政级轿车标杆,任何偏离都是对品牌的挑战"。现在呢?品牌边界早就被市场需求撕得七零八落。豪华品牌都往下走,大众品牌拼命往上爬,谁还管你什么定位不定位的。
昨晚熬夜看了设计草图,这所谓的"小巴士"其实是在新E级的基础上,把车顶线条拉高近200mm,后悬加长235mm,整出一个类似于跨界旅行车的造型。技术上讲不难,但风格上却是奔驰几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跨界尝试。
关键的问题来了:这货到底是奔驰想多了,还是市场真有这需求?
从技术角度看,这台"E级小巴士"底盘沿用了普通E级的MRA II平台,这意味着它依然保持了后驱布局。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结构没变,不过弹簧和减震器肯定是重新调校过的。汽车厂家总喜欢把"调校"这个词神秘化,其实说白了就是改弹簧刚度和减震器阻尼,让车既能装得下更多东西,又不至于开起来像运猪车。
动力系统估计还是那几套熟悉的组合拳。从资料上看,基础版可能是2.0T的直列四缸配48V轻混系统,输出功率194匹,扭矩320牛·米。你别看纸面数据不算太高,但这动力绝对够用,前年我拿E300在环岛赛道上转了几圈,提速干脆利落,一点不拖泥带水。
更让人期待的是入门版的价格区间,据说可能低至54.8万起步,比普通E级贵不到3万,按奔驰一贯的加价逻辑,简直是白送了那么多空间。德系车在国内基本都是专坑有钱人,这次反常规操作,八成是看上了现在国内那些嫌E级后排空间不够,但又觉得V级太贵太商务的小众买家。
前天跟老王聊这事儿,他立马跳出来唱反调:"设计上就是个四不像,定位又尴尬,谁会买这玩意儿?"这话听着耳熟,我猛然想起15年第一代GLE Coupe发布时,圈内大部分人也是这反应。结果呢?跨界SUV现在铺天盖地,连公交车都嫌买得晚。
说到内饰,从谍照上看,这台"小巴士"内饰基本照搬普通E级,11.9英寸的竖屏依旧是视觉焦点,界面升级到了最新的MBUX系统。不过等我实测才知道这系统好不好用,毕竟奔驰的车机系统一向是看起来高级,用起来让你想砸屏。前几天试驾一台全新C级,导航界面看着华丽,结果一到复杂路口就傻了,路线规划比我小侄子画的还离谱。
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第三排座椅设计,据说这款"小巴士"提供5座和7座两种布局。第三排座椅能完全放倒,形成一个平整的行李箱空间。奔驰宣称后备厢容积可达845L,比普通E级多了近300L。这数字唬人,关键是实用性如何。去年冬天试驾奥迪A6 Avant时,纸面数据看着不如宝马5系旅行版,结果塞进去三个行李箱还能搁下我那堆摄影器材,关键时刻还是实战检验真理。
最大的疑问是:这车到底用来干啥?
按理说有钱人要空间直接上GLS或V级,预算有限又要空间的早就被GL家族或国产大空间MPV搞定了。这台"小巴士"的目标用户群到底是谁?奔驰官方说是"注重生活品质的高端家庭用户",这种营销词就跟"肌肉型男"、"都市丽人"一样笼统,基本等于没说。
我猜测,这可能是奔驰尝试打开一个新的细分市场。欧洲人一直有旅行车传统,但国内消费者不买账,所以包装成"小巴士"也许更容易被接受。毕竟现在国内消费者对"多功能性"越来越看重,哪怕牺牲一点驾驶乐趣,能多装点货多坐个人也是真刚需。
不管怎样,预计这台车今年底会在柏林车展亮相,明年第二季度国产上市。到时候我一定要亲自试驾一番,看看这个"四不像"到底是奔驰的野心还是一场营销闹剧。要知道,市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,就像08年那会谁能想到十年后SUV能占据半壁江山呢?